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可食用“食品级”儿童化妆品、儿童唇膏等,宣传在广告中宣传“可食用”,儿童吸引家长购买。润唇但事实真是膏上如此吗?近日,记者从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司被上海一公司宣称其销售的处罚儿童润唇膏为“食品级”,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可食用违法行为,目前已对该公司作出相应的宣传行政处罚。
据了解,儿童近期,润唇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膏上对辖区某公司在某平台上的司被网店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销售一款儿童润唇膏时,处罚在广告中宣传该产品为“食品级”。可食用对辖区某公司在某平台上的网店进行检查时,发现当事人销售一款儿童润唇膏时,在广告中宣传该产品为“食品级”,记者了解到,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凭证和厂商《说明函》等证明材料,证实涉案产品中添加了部分可用于食品生产的原料,但产品属性为“普通化妆品”而非“食品”,当事人宣传使用“食品级”等词汇并无任何依据。
根据《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之规定,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
当事人在产品标题和详情页面发布含有“食品级”内容宣传广告的行为,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松江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指出,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完全是两码事,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经营者在宣传化妆品时,严禁使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汇误导消费者,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尤其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需明白,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它是否“可食用”没关系,评价一个化妆品是否安全,需要评估它的原料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评估它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使用方式、贮存条件等。
责任编辑:游婕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市江津区功夫餐馆两次诱导顾客超量点餐,造成食品浪费,近日被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处以行政警告,随后又被罚款1000元。3月22日上午,顾客王先生和一位朋友到该餐馆订餐 ...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记者李建)2月17日,由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保定市市场监管局与快手电商平台主办的“快手电商保定市新星专项计划暨主播训练营”在保定数字电商产业园启幕,标志着由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组织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6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两则缺陷商品召回信息。福建三福服饰有限公司、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自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各自召回三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机关单位食堂是餐饮浪费治理的重要领域之一。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连续两天走访陕西省汉中市和咸阳市三原县两地税务机关的机关食堂,实地感受两地机关食堂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指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吴静婍记者张文章)1月21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加挂“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厦门市广告监测中心”牌子,划入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息化建设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3月10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出台《四川省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操作性政策指南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 ...